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0-05-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簡介

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簡介 正文

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于1990年批準為博士點,1998年被評為湖北省級重點學科,2001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2005年以本學科的力量為基礎建立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本學科點由著名文學史家劉綬松先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創(chuàng)建。劉綬松所著之《中國新文學史初稿》(上、下卷),于1956年出版,是本學科為數不多的奠基性著作之一。產生過很大影響。
劉綬松之后有老一輩學者陸耀東、易竹賢、孫黨伯、陳美蘭和已故中年學者龍泉明諸教授。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學科正處在恢復重建期。陸耀東、易竹賢教授是率先開展魯迅研究、胡適研究、徐志摩研究的學者之一,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論魯迅前期思想》、《魯迅思想研究》、《胡適傳》、《徐志摩評傳》等,是新時期上述研究領域的開拓性論著。嗣后,孫黨伯教授的《郭沫若研究》,由他主持的《聞一多全集》12卷本的整理出版,都是該領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分量很重的研究成果。陳美蘭教授在這期間參與編撰和主編的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上、下冊),是新時期最早出版的當代文學史教材,為當代文學學科的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礎。
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本學科點以陸耀東教授為代表的新詩研究,一直是該領域的學術重鎮(zhèn),陸耀東教授的《二十年代各流派詩人論》和已故龍泉明教授的《中國新詩流變論》等新詩研究論著,在學術界廣有影響。這期間,陳美蘭教授的當代長篇小說研究,在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所著《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論》,被認為是該領域的扛鼎之作。
現有成員:於可訓教授、張潔(昌切)教授、陳國恩教授、樊星教授、金宏宇教授、方長安教授、葉立文教授、張園副教授、榮光啟副教授、葉李副教授、裴亮副教授、嚴靖副教授等12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3人。學術帶頭人為於可訓教授。
本學科點追求穩(wěn)健、扎實、銳進、拓新的學風,文史兼治,注重實證,關注前沿,在全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顯示出鮮明獨特的治學風格。
本學科點自創(chuàng)建以來,幾代學者在學術研究活動中,逐步凝聚形成了一些相對集中、相對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這些研究方向覆蓋面廣,所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顯示了本學科較為厚重的歷史和堅實的學術基礎。近十年來,本學科點的中青年學者銳意創(chuàng)新,開辟了一些新的學術生長點,學術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根據學科發(fā)展和本學科點的實際情況,我們對原有的研究方向作了較大調整。新的研究方向既強調本學科點科學實證的傳統(tǒng),也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已經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學術特色。主要有:
1.現當代文學文史關系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包含兩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一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編年史及與之配套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分體編年史的編撰,二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版本研究、副文本研究和史料研究?,F對其特色分述如下:
以編年體的方式編撰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嘗試。其主要特點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研究的觀念和方法上,變“以論帶史”或“以論代史”為“論從史出”,突出強調文學史學科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在編年史的體例上,借鑒《資治通鑒》的體例,又有所變通;在對史料發(fā)掘、整理、鉤沉、輯佚的過程中,期有新的發(fā)現;以富有說服力的史實,改變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一些定論和成見。
近五年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於可訓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現當代文學編年史研究”,出版有於可訓主編的《中國文學編年史·現代卷》、《中國文學編年史·當代卷》。另有於可訓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論》(修訂版)、《當代文學:建構與闡釋》《王蒙傳》和若干學術論文。
本方向的另一項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各類文體的版本、文本和副文本。其特色是注重文本的四維性(縱橫虛實)、注重實證性研究和闡釋性研究的結合,試圖糾正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學術傾向的某種疏離與空疏狀態(tài),進而為文學批評、文學經典化或現當代文學史的寫作提供更具體的材料和新的原則。在研究方法上,則采用科際整合方法,借鑒版本學、考據學、創(chuàng)作學、語言修辭學、闡釋學、觀念史學等不同學科的理論和經驗。
近五年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金宏宇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文學的版本批評”、“現代文學的副文本研究”,出版金宏宇著《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版本校評》、《新文學的版本批評》、《文本與版本的疊合》《文本周邊》及一批學術論文。
2.現當代文學的傳播與接受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在國內的傳播,關注體制與媒介的因素;二是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橫向的對外國文學的接受,重視深層次的觀念、主題、形式規(guī)范的影響;三是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接受,探討民族傳統(tǒng)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造性轉化;四是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的基礎理論問題,在主題學、形象學、媒介學等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
本方向的特色是理論拓展與實證分析并重,把文學傳播與接受問題的研究落到實處,避免空泛的影響關系的梳理。如在考察中國現代文學的傳播過程時重視傳媒、體制的作用,關注電子傳媒對文學傳播的影響,重視版本源流的考證與比較;在中外文學交流的背景中探討中國現當代文學對民族傳統(tǒng)文學的接受及其規(guī)律,以校正長期以來在涉及文學傳播與接受問題時的西方中心主義的偏向,如系統(tǒng)全面地檢視中國80后年輕作家與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文學承傳關系,深入考察其心理積淀中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因素及其所起的作用。
主要成果有陳國恩等主編的《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共二輯),陳國恩著《20世紀中國文學與中外文化》、方長安著《選擇、接受、轉化——晚清到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系》、葉立文著《誤讀的方法》等。
3.跨文化對話與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包括跨文化對話與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這兩個相互關聯的方面。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是在跨文化交際的復雜背景下進行的,其中隱含著跨文化交際的特點或規(guī)律。在跨文化交際的復雜背景下探索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在中國文學現代轉換的過程中揭示跨文化交際的特點或規(guī)律,尋找理想的跨文化對話的途徑,是本方向研究的主要任務。
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不是單維的,僅靠沖擊-反應模式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種轉換既有“內生”也有“外誘”的因素,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結果。由此決定了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是在古今中西的融匯和沖突中展開的。因此,由今而古,由中而西,拉長歷史視線,擴大現實視野,把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看成古今中西相?;デ⒌囊粋€實踐過程詳加探討,便成為本方向研究的一個特色。
本方向研究的另一個特色是借助對中國文學現代轉換的實證研究,探明跨文化交際的普適性,為跨文化對話在新世紀的實踐提供史實和理論上的支持??缥幕浑H是國別、族別文化之間的交際,具體到現代中國,必然涉及西方學者所謂宗主國/殖民地、西方/東方、強勢/弱勢諸種交際方式。然而,在中國文學的現代轉換中,這些交際方式并不一定如某些論者所說,是前者宰制后者,后者失去自我、一味“他化”即“失語”的方式,而是中國文學始終在自主的前提下棄取古西的特有方式。
本方向的研究基礎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對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尤其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潮的研究,出版有張潔著《思之思:20世紀中國文藝思潮論》、陳國恩著《浪漫主義與中國20世紀文學》、《20世紀中國文學與中外文化》、樊星著《世紀末文化思潮史》;二是對清末民初思想主脈的研究,出版有張潔著《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三是對后冷戰(zhàn)期中國文化走勢與文學趨向的研究,出版有張潔著《世紀橋頭凝思:文化走勢與文學趨向》、樊星著《世紀末文化思潮史》、《當代文學與多維文化》。
4.當代文學與中外文化研究方向
本方向研究中國當代文學與中國古代文化和外國文化之間有所繼承、有所超越的關系,開拓中國當代文學與傳統(tǒng)文化和外國文化的關系研究的新視野,通過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生代作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211”工程項目《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等研究工作,揭示中國作家接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和外國文學影響的代際特征與超越特色。
本方向所做工作的主要特色:在開闊的比較文化視野中,通過對作家作品的實證研究,梳理中國當代文學在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下創(chuàng)新、求變的發(fā)展脈絡,并特別注意揭示中國作家在融會貫通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影響的同時努力有所超越、有所創(chuàng)新的寶貴經驗,從而凸現中國當代文學的“中國性”與“當代性”,為當代文學的發(fā)展提供建設性的思考。在這一方向上,近年來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樊星發(fā)表的兩個系列的研究論文:《中國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共16篇)和《中國當代文學與西方文化》(共9篇)。其中,《中國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系列論文論證了當代作家從古典文學經典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的成就,得到了有關專家的積極評價。由樊星獨力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生代作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新生代文學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別開生面的成果,指出了新生代作家在重新認識傳統(tǒng)文化方面體現出的不同與前輩作家的某些重要特色。
5.新詩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對中國新詩發(fā)生、歷史軌跡、內在質地、流變規(guī)律和詩美生成等重要學術問題進行探討,注重考察新詩同民族傳統(tǒng)詩歌、外國詩歌的關系,沉潛、求是而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新詩史研究是本方向的重要特點。研究方法上,將宏觀分析與微觀透視、史料爬梳與詩美賞析相結合,重視新詩本體研究與理論探討。
研究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詩人論。這是中國新詩史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已出版專著有陸耀東的《20年代中國各流派詩人論》、《徐志摩評傳》、《馮至傳》,孫黨伯的《郭沫若評傳》,正在撰寫的有方長安的《穆旦評傳》;其特色是揭示杰出詩人對于新詩的獨特貢獻,同時注重“詩美”闡發(fā)和藝術感受的真切。二是新詩史及其流變規(guī)律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陸耀東的《中國新詩史》(第1卷),它以個體詩人作為新詩史敘述骨架,史料翔實,特點鮮明,出版后深受好評;於可訓的《新詩體藝術論》,從文體演變的角度探討新詩發(fā)展規(guī)律,對新詩的詩性作了特別而深入的思考,注重詩美生成分析,觀點新穎;龍泉明的《中國新詩流變論》,對中國新詩轉型和新詩運動軌跡及其整體氣象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特別對新詩流變規(guī)律研究有較大突破與推進,他的《中國新詩的現代性》對新詩現代性問題進行了追問、論析。三是新詩理論研究。在陸耀東主編的九卷本《中國詩學》叢書中,龍泉明的《現代詩學》、於可訓的《當代詩學》,在詩美諸因素的理論研究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四是新詩傳播接受研究。方長安的論文《< 新青年>對新詩的運作》、《現代傳播與< 女神>的出場及其經典化》、《傳播與新詩現代性的發(fā)生》、《穆旦被經典化的話語歷程》等,從傳播接受角度探討了新詩發(fā)生、詩性生成及經典化問題。
2001至2013年,本學科點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省部級社科項目9項。出版著作50余部,發(fā)表論文400余篇,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等重要報刊上發(fā)表的論文60余篇,轉載率較高。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項18項。
本學科點自1990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點至2006年,共招收了16屆138名博士生,已畢業(yè)119人,獲得博士學位119人。2001年至2006年,授予博士學位55人。2007至今的數據暫未統(tǒng)計?,F有在讀博士生30余人。
本學科點自1990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點以來,博士生在讀期間,共發(fā)表600余篇學術論文,人均3至4篇。其中有近20篇發(fā)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有20余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或摘登,產生過一定影響。4篇博士論文評為湖北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2篇博士論文獲教育部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本學科點博士生畢業(yè)后,主要在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工作,其中有40余人晉升為教授,其余多為副教授或講師,都是各專業(yè)的教學骨干,有些是該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或院系一級行政領導,在工作中發(fā)揮了較大作用。 (更新時間:2019.5.12)
 
武漢大學

添加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yè)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cstrans.com/wuh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14.html

推薦閱讀